【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您的位置:首页 >> 最新信息 >>文章浏览

外科手术通血管 糖尿病足得保全

日期:2006/7/27 0:00:00  来源: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中国现代社会中,心脑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动脉硬化和糖尿病等一大类相关疾病,已超过癌症,成为民众健康的第一杀手。糖尿病除了危害心脏、脑、肾脏等重要内脏器官外,对下肢的危害也相当严重。据统计,糖尿病住院病人中,约十分之一以上出现下肢动脉供血不足表现,包括脚冷、脚趾疼痛、脉搏消失、足趾溃烂、脚部向上蔓延的变黑、坏死等,统称“糖尿病足”,发生后如果处理不恰当,轻则惨遭截肢,重则性命不保。

      糖尿病治疗中,以前基本以内科药物保守治疗为主,对其引起的下肢动脉缺血并发症办法不是很多,效果也较差。近年来,随着血管外科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外科手术治疗糖尿病足方面取得了可喜进展,肢体保全率较以前大大提高。

      那么,利用血管外科方法是如何保全肢体的呢?
      外科治疗糖尿病足的基本原理就是想方设法恢复下肢远端(脚部)的血液供应。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手术方法:
 
     第一类,直接将下肢狭窄或阻塞的动脉打通。糖尿病最喜欢侵犯的动脉是小腿的血管。早期病变往往是局部的段状狭窄,
,可以采用球囊扩张或附加支架植入的办法将血管开通,恢复正常血管口径,从而恢复血液供应。该方法无须开刀,仅靠穿刺完成,是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缺点是:由于小腿动脉口径比较细,时间长了容易再发狭窄。到病变中期,往往出现长段的血管狭窄。此时,虽可以连续植入多个支架将血管开通,但再堵率更高,而且费用也较大。另外尚可用一些机械旋切设备或超声消融仪器将闭塞的血管段开通,缺点也是容易再发生狭窄。

      第二类,旁路手术,俗称搭桥术,即采用人工血管或自体其他部位的血管作为移植物,也就是“桥”,两端分别吻合于狭窄或闭塞段以外的正常血管壁上,使血流绕道流向下肢远端,恢复下肢的血液通道。这是传统的血管外科方法,已经应用于动脉硬化闭塞症数十年之久。近年来发现用于糖尿病足也有很好的保肢效果。缺点是由于血管比较细,数年后有一定比例的再阻塞率。

      第三类,静脉动脉化手术,就是把动脉的血液引流到下肢静脉中,利用自身现有的“管道”将动脉血运输到脚部,创伤小,方法简单,再阻塞少。缺点是有的病人会出现下肢肿胀。

      第四类,其他手术。主要有腰交感神经切断术、大网膜移植术等,应用较少。

      根据糖尿病足发展的不同阶段,可灵活选择上述各种手术方法,采用单一或联合应用的方案,以达到重建下肢血液通道、改善下肢血液供应、减轻症状、减少肢体坏死范围、避免截肢、保全肢体的效果,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赵珺(医学博士) 郑起(主任医师)
外科(血管外科)专家门诊时间:周一、四上午

上一篇:

认清任务形势 狠抓计划落实:2009年度现场办公会召开

下一篇:

上海市糖尿病预防和诊治服务体系—区域性医联体合作项目推进会成功举办

Copyrights 2005-2018 导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