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患者在细节中得到更多的服务——在医院管理年活动中不断提高我院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日期:2007/9/10 0:00:00 来源: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笔者近期发现,病区配餐室内的微波炉焕然一新,没有一丝污垢;电梯工作人员脸上总是洋溢着微笑,亲切而周到地帮助患者上下电梯;门诊大厅内的科室标识清晰,让人一目了然;挂号、收费、药房等窗口前的队伍井然有序……这是我院在医院管理年活动中服务理念更加深入细致贴近百姓的表现。
自从2005年医院开始实施管理年活动以来,我院党政领导更加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把开展“医院管理年”、“双优”等活动与抓精神文明和行风建设紧密结合,明确指导思想,巩固完善已经建立的体制和机制,落实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各部门齐抓共管,高度重视病人的意见和建议,将精神文明建设落在实处,使我院在近几年全市同级同类医院“万人问卷调查”中均名列前茅。
今年是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的第三个年头,为了迎接卫生部的督导,我院加大了精神文明方面自查工作的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医院在坚持原有的“三个满意率测评”、“示范病区、示范窗口”等制度的同时,又推出新举措。为了更好地了解患者对我院的评价,充分尊重患者的意见和建议,从今年6月份开始,修订调整了“出院病人跟踪征求意见信”,
,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本次您选择来六院就诊,是因为:医院品牌?专家知名度?曾在六院就诊的经历?熟人介绍?离家较近?其他?”一栏;删掉了与“住院病人意见征询表”中重复的内容;超声医学科增设了盥洗室,方便了在该科就诊的病人;医院投入18万元在易发生失窃的诊疗区域以及出入院收费结帐窗口安装监控设施;门诊眼科诊区新增了电子排队叫号系统,缩短了病人的等候时间;部门科室增加了医患沟通本,加强了医患之间的沟通;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动及时调整了部分标识,方便了病人就诊。为了将医德、医风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医院在原有“医务人员精神文明考核库”的基础上,建立了医务人员“医德档案”制度,将医德评定统一纳入医院人事部门对职工的年度考核,与职工个人的岗位聘用、职称晋升和奖惩等挂钩。近期医院还对113名新职工和324名窗口工作人员进行了《规范服务须知》考试,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案例警示教育,组织职工观看劳模宣传片,切实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据悉,为了更好地推进“示范病区、示范窗口”建设,医院党委于8月22日召开了“2007年示范窗口、示范病区”创建工作例会,要求各示范病区、示范窗口结合管理年的要求,扎实推进示范创建,真正起到示范作用。
医院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常抓不懈。医院管理年活动是个抓手,但最终的落脚点是要放在提高病人满意率,给患者带来更多的方便和实惠上。
(特约记者 刘义成)